武汉市(Wǔhàn)简称汉。又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市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于2010年达978万人,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长江中下游特大组团式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 湖北省省会
在清代末期、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曾因位于长江沿岸,为铁路交通枢纽,工业发达,与位于北美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称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武昌起义便发生在这里。
武汉其行政区划沿革非常具有历史特色,可以说是从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一个缩影。武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合并(故有“武汉三镇之说)。其中汉口和武昌从明朝后期起就分别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城市。在1927年到1949年,这三地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过去的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因此,武汉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 ”